Bay Breeze

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馬來西亞的國寶動物


A) 馬來貘


Related image
馬來貘是馬來西亞的國寶,屬瀕危野生動物。


馬來貘又叫亞洲貘、印度貘,是貘類中最大的一種。哺乳綱。具有長長的鼻子,鼻子相當敏銳,體色很獨特,它們的頭部、肩部、前肢和後肢為黑色,其餘部位均是白色。喜歡在泥中跋涉、還善於游泳。以水生植物的枝、葉與低矮植物上的果子等為食。單獨或結小群活動。夜行性。

馬來貘分佈於亞洲的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泰國南部和緬甸南部的丹那沙林等地。

野生的馬來貘類已成為瀕危物種,有絕滅的危險,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馬來貘被列入附錄I。

B)馬來熊

Image result for 馬來熊

馬來熊為食肉目馬來熊屬下的一種小型熊類動物,是現存體型最小的熊。

全身黑色,體胖頸短,頭部短圓,眼小,鼻、唇裸露無毛,耳小而頸部寬。兩肩有對稱的毛旋,胸斑中央也有一個毛旋。胸通常點綴著一塊顯眼的"U"型斑紋,斑紋呈淺棕黃或黃白色。舌很長,適於舔食白蟻。爪鉤呈鐮刀形,善於攀爬。

馬來熊是唯一不冬眠的熊亞科動物。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森林中,性孤獨,白天在樹上休息,夜間活動,行動敏捷,善攀援。膽小,怕冷但不冬眠。雜食性,吃樹葉、果實、蜂蜜、昆蟲及小動物。為典型林棲動物,主要棲息在南亞茂密的熱帶雨林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裡

馬來熊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和南亞一帶,包括老撾、柬埔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婆羅洲)、緬甸、印度東北部、孟加拉國等地。

全球種群數量正在下降。從單一生境喪失角度來看馬來熊的種群數量量比100年前減少了25%。全球範圍來看,馬來熊的保護和管理不到位,種群受威脅程度較高。


C) 馬來犀鳥


馬來犀鳥列為近危物種。


馬來犀鳥是一種犀鳥。因嘴形粗厚而直,嘴上通常具盔突,形似犀牛角而得名。並趾型,外趾和中趾基部有三分之二互相並合,中趾與內趾基部也有些並合,善於攀援。每年入春後約5~6月由群居轉為成對,選擇高大樹幹距地約在16~33米處的樹洞為巢,自己並不啄木,均利用天然腐朽或白蟻侵咬的洞穴。

棲息於熱帶、亞熱帶的山地雨林中,海拔不超過1400米。主要以果實、昆蟲、細小的蜥蜴、蛇、囓齒目及較細小的鳥類為食。野生馬來犀鳥的壽命可以達35歲。分佈在婆羅洲,蘇門答臘,爪哇,馬來半島,新加坡和泰國南部。是馬來西亞的國鳥。

馬來西亞奧委會還選用了馬來西亞的重點受保護動物犀鳥作為申亞吉祥物的原型,雖然個別東南亞國家也有犀鳥,但數量最多的還是在馬來西亞砂嶗越州。

這也印證上面的說法.另外犀鳥是一種形態優美、色採艷麗的鳥兒,它深受沙撈越人的喜愛和崇拜,是當地人的心目中的神鳥,地方非常尊貴。在他們居住的長屋裡放置盡可能多的犀鳥雕刻被視作是一種無上榮光,他們認為這些華麗而鮮豔的雕刻是獻給神最好的貢品,在每年的“鳥節”上,以犀鳥雕刻祭神是一種必須的儀式。


D)長鼻猴




長鼻猴是一種分佈在亞洲東南部的加里曼丹島上的一種靈長類哺乳動物,其特徵為鼻子碩大,雄性肚子也很大,群居生活,以樹葉為生,現已瀕臨滅絕,為國際瀕危保護動物。

長鼻猴是世界上體重最重的猴子。長鼻猴的腹部較大,其消化系統分為好幾部分,有助於其消化樹葉。它的食物除樹葉外,也包括水果和種子。長鼻猴主要產於婆羅洲岸邊的紅樹林、沼澤及河畔的森林。群居,每群為10-20隻猴子不等。

其中雄性猴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鼻子越來越大,最後形成像茄子一樣的紅色大鼻子。它們激動的時候,大鼻子就會向上挺立或上下搖晃,樣子十分可笑。而雌性的鼻子卻比較正常。

善游泳,常在河中一邊找東西吃,一邊打鬧著玩樂,但有時它們也能靜下來一動不動地呆上好幾個小時。雄性的鼻子可以發出獨特的喇叭般的叫聲。

在猴類中,長鼻猴是對飲食非常講究的一種,它們的胃口也很大。幼猴很調皮,常戲弄父母,一會兒擰它們的鼻子,一會兒搖它們的尾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